钢模加工技术要求
一、钢模面板加工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
(一)、加工技术要求
1、面板采用6mm冷拉钢板。钢板必须表面平整,不允许板上有局部凹陷。不得选用热轧卷板。除整张钢板外,凡需切割补缺的钢板,画线后由剪板机下料。出现边角翘曲者,应冷作校正,用砂轮打磨掉毛刺后再使用。
2、钢面板与竖肋及边框用电焊链接。钢面板与竖肋进行跳焊,每段焊缝不超过80mm,相距100mm~150mm,焊缝高4mm~6mm,且在肋的两边相间焊接。钢面板与边框要求满焊,焊缝高4mm~6mm。焊接的方法是先进行点焊,然后跳焊,再逐一补平。一块大模板上宜四角同时对称进行焊接,至少需两人从对角同时进行。面板与边框满焊的目的是防止混凝土的浆水从缝隙中渗漏及拆模时面板与边框撬离而损坏模板。焊接均要求竖肋和边框焊好校正后仍放在制作台的靠模(工具夹)内进行。
3、加工完成后要进行试拼检查。如发现局部焊点变形,要进行砂轮打磨,达到质量标准后方准清除油污、焊渣,然后正反两面刷红丹防锈漆两遍。
(二)、质量验收标准如下:
边长偏差: ±2mm;
边长垂直度(用2m托线板检查): ±2mm;
对角线偏差: ±3mm;
相邻钢板拼缝高差: ±0.5mm;
板面平整度(用2m托线板检查): ±2mm。
二、框架(竖肋和边框)加工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
(一)、加工技术要求
1、放样。必须在模板焊接平台上放样,按实样1:1画在平台上,根据放样尺寸下料。
2、调直。所有型钢先进行冷作调直。
3、下料。型钢(竖肋、边框)下料均采用剪板机,长度误差+1mm。
4、冲孔。边框上模板拼装用各种连接孔,用冲床冲出,孔位误差±0.2mm。为了保持孔位准确,要求型钢在靠模(工具夹)上进行冲孔。靠模相应的位置上也有孔,这样已冲好的孔可与靠模上的孔用销销住,然后再冲其他孔。
5、再调直。在钢平台上冷作进行局部校直。
6、焊接。为了减少焊接变形,焊接前必须制作平台靠模。距四侧转角150mm~200mm处,各边固定模具一对。在竖肋的焊接处,外侧固定模具一只。其他无焊接处的模具每隔800mm固定一对模具。焊接时将边框及肋料分别放在靠模内,如个别型钢料截面有误差,则应用薄铁片将框架垫平。然后先用点焊将模板框架焊连在一起,由4人(至少2人)同时进行对称焊接。
(二)质量验收标准:
边长偏差: ±2mm;
垂直度(用2m托线板检查): ±2mm;
对角线偏差: ±2mm;
平面挠曲(用2m托线板检查): ±2mm;
相邻型钢接缝处高差: ±0.5mm;
焊缝高度: 6mm。
本要求不详尽此处见相关国家现行规范及行业标准。